內容來自hexun新聞

中國碳金融衍生品缺乏 碳交易尚未納入 金融范疇

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矢口否認存在氣候變化現象的政治傢並不罕見。但在第一大碳排放國的中國,政府官員中的這種論調幾乎聞所未聞,作為氣候變化直接的主管部門國傢發改委氣候司自始至終在此問題上都顯得特別的積極。不論發改委是頂著國際氣候談判的外部壓力還是一些其他原因,其實中國都有足夠的理由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既有強化能源安全的考慮,降低對進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又有發展新興綠色技術的機遇期待。對此,為瞭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進行節能減排,國傢發改委制定瞭建設中國碳市場的時間表:2013年年底將在試點省市啟動碳交易市場,“十三五”建設全國性市場。從2012年開始,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陸續掛牌啟動,並著手碳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然而,正當中國還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碳市場時,全球最大的碳市場歐盟碳市場卻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危機。在碳市場建設上,中國一直向歐盟“取經”,因此很多人開始懷疑中國碳市場的命運會不會重蹈歐洲的覆轍。而且關於全國性碳市場的建設也一直備受矚目。近期,經濟學人智庫(EIU)發佈瞭一份名為《陣痛中前行:中國的碳交易試驗》的報告認為:“中國的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一個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運行的方案並不能在短期內得以實施。這份報告進一步指出:由於政府監管趨於保守,隻有在建立起穩健的交易體制之後,中國才可能使用碳信用衍生產品;另一方面,有限的金融工具也打擊瞭金融投資者的投資熱情。試點面臨諸多障礙海量碳信用實時交易中的可靠性尚未得到驗證。即便深圳已在6月18日開啟瞭中國首個區域性的碳市場,廣東、上海、湖北、北京等也已經蓄勢待發,但是碳市場的觀察傢們總有一個感覺就是很多細節顯得“模糊”,特別是碳盤查數據的準確性。與其他初創性事業一樣,碳交易進程也面臨著一些相同的障礙,對於碳市場建設中比較棘手的是MRV和能力建設,這是碳交易的前期準備。前述報告的撰寫人、經濟學人智庫能源負責人馬丁亞當(Martin Adams)在報告中指出,“比如說交易所往往自稱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技術(IT)系統,但其海量碳信用實時交易中的可靠性尚未得到驗證”。除此之外,碳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實(MRV)則是另一個值得關註的問題。中國並沒有公開發佈排放估測數據。很多企業也無法提供進行歷史對比所需的全面的排放記錄。國有企業隻向其總部報告排放狀況,而目前其所在地區也需要獲取這部分信息。相關信息正在緩慢下放,但一些國有企業將排放數據視為一些不能公開的秘密,這是一個障礙。馬丁認為,現有的排放報告制度對地方性碳交易計劃而言也並不有利。因此,通過試點,還應證明各地能夠透明和公正地核實企業的排放報告。“當然碳排放數據前期都較為重要,而中國一些企業在這方面數據確實存在缺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碳核查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除此之外,業界所說的“能力建設”也是一項正在進行中的工作。目前,中國官方需要學習掌握的有關碳交易計劃的管理運營知識還有很多,即便是一些負責交易計劃設計的省級高官以及控排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也缺乏碳交易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接受大量的相關教育才能駕馭碳交易”,馬丁指出。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幾大碳排放交易所或是地方發改委牽頭的研究協會組織,都陸續組織瞭一些培訓活動,為參與碳交易企業提供服務。除瞭官員的能力建設,亞洲開發銀行高級能源與碳金融專傢、顧問沈一揚還對本報記者指出,“能力建設中比如管理機制平臺,也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另外,上述報告還認為我國碳交易監管機構對碳交易工作監管過於保守,如同為交易所加上瞭一個“緊箍咒”。具體而言,馬丁認為“保守”體現在瞭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上。因為,目前我國碳市場的碳交易隻允許在現貨市場進行,任何衍生品交易都是不允許的。來自低碳投資公司Cadogan Capital Advisors的肖恩(Shane Spurway)擁有豐富的碳交易市場經驗,他認為碳金融若要得以發展,交易所必須能夠為參與者提供遠期交易板塊。事實上,目前中國幾大交易所也正在研究碳金融的運用。“很多金融機構都在準備,事實上一些環交所在2年前就開始做瞭這方面的研究”,沈一揚表示。由此看來,目前中國的碳交易所正試圖讓監管機構松口。不過,馬丁認為很難在現階段有所突破,“鑒於許多中國銀行(601988,股吧)的風險管理能力欠佳,政府官員將不會令交易所遂願。”盡管如此,沈一揚還是對碳期貨持樂觀態度,當然這一樂觀態度是指遠期,並非近期。目前,中國碳市場中的期貨現在還未到成熟的形成期,因為其中還涉及法律以及財稅等問題需要完善。“現在碳交易工作都還隻是試點,各地區的評價方法也都不一樣。因此,發改委很有可能會有一次調整。”沈一揚表示。因此,沈認為從買傢的角度出發,現在“還僅是觀望”。不過,上述報告指出,金融機構普遍參與碳金融的前景不容樂觀。政府禁止中國的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參與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對於讓其參與中國國內的碳交易市場似乎也是有所保留。一財政部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國銀行或金融機構不能直接參與。但是如果在境外註冊一個公司是可以的。”另外,據稱中國的證券監管機構未將碳交易納入“金融”范疇,對碳交易市場的監管也不負有直接責任。本報記者致電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一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們也都還沒有聽說我們成立瞭相應的碳金融小組。”沈一揚解釋說,“因為碳和其他商品不一樣,有一定特殊性,和政策的關聯性很高。”監管機構過於保守?2015年推出全國性方案?碳交易任何衍生品交易都是不允許的。2年內中國經濟呈上升趨勢,是碳市場難得的發展期。盡管目前7省市建設碳市場的過程中都遇到一些麻煩。但是事實上,中國地方和地區性碳交所代表所期盼的正是一個成熟的全國性碳交易方案——“一個真正的碳交易市場”。但中國真的會有一個全國性真正的碳市場嗎?據前述報告透露,已經有官員提出瞭這樣一個建議,如果試行進展不順利,政府決策者將選擇進行新一輪試驗。另一種可能是在試驗區之間進行區域內交易。事實上,廣東和湖北已經就聯合兩省碳交易方案進行磋商。理論上講,這可能成為2015年區域內交易的開路先鋒,當然兩省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確保自己先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碳交易體制。當然,馬丁認為國傢發改委會勝出,即中國選擇在2015年之後推出全國碳交易方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中國和歐盟的ETS一樣,企業將需要經歷可能長達數年的交易前過渡階段。因此,“中國可能要到本十年末(2020年)才可能推出一套碳交易運作方案。由於政府趨於保守,隻有在領導人感到滿意且建立起穩健的交易體制之後,中國才可能使用碳信用衍生產品”,前述報告指出,“與此同時,有限的金融工具將打擊金融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最終的結果便是,如不切實推行碳交易,中國的碳排放量將以更快速度增長。”“如果碳市場運作得較好,那麼它確實將有利於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國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對本報記者表示。另外,沈一揚還表示:“通過長期深入觀察全球經濟局勢以及碳市場,碳市場興衰與全球經濟的好壞關聯性很大。”因此,沈一揚判斷,2年內全球經濟包括中國經濟是一個上升趨勢,因此“那時候中國碳市場會遇到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時期”。不過,在Martin Adams看來,中國碳交易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障礙,比如,試點工作成效甚微;企業對碳交易產生不可避免的困惑;以及其他許多障礙——經濟、財政、制度的問題都亟待解決。在此之前,中國難以建立起一個全國性的可行方案。

新聞來源http://news.h個人信貸推薦【各銀行信用貸款利率最常見的十大問題】個人信貸試算exun.com/2013-08-27/157452150.html

台中七期重劃區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民間信貸流程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台北市大同區房屋貸款房屋信貸民間信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lice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