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銀行照會過件機率如何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走向何方

吳力波近期,關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諸多細節逐漸被媒體所關註,未來油價調整的窗口期究竟由誰來掌控?三大石油公司是否有可能在高油價下擺脫政府管制獨立定價?新的定價機制是否從根本上解決瞭跟漲不跟跌的頑疾?這些問題都成為熱議的焦點。是否有可能由第三方獨立機構取代國傢發改委價格司來擔當國內成品油市場“裁判員”的角色,這是大傢都非常關註的問題。誠然通過第三方獨立機構如新華社來監測油價的波動情況,根據既定規則發佈油價調整信息,客觀上避免瞭大傢對於政府部門的指摘和猜疑,也降低瞭三大石油公司影響價格調整過程的可能性。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石油是國傢重要戰略儲備物資,國傢不可能不對其供需予以掌控。本世紀以來,國際能源市場的大起大落和頻繁爆發的產油國地緣政治事件已經為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與經合組織國傢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相比,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還處於建設期。金融危機之後迅速高企的油價進一步增加瞭我國的建儲成本,目前估計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約在30天以上。但是必須註意的是,這是一個動態調整的數字,因為近年來我國原油消費持續增長,已經大大提高瞭安全儲備的規模和難度。同時,與發達國傢不同,我國的民間石油儲備尚未啟動,民間成品油商業儲備規模也尚不足以有效調節市場波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隻要政府不能真正放手讓市場來“說話”,第三方也好,國傢發改委也好,並無本質區別。三大石油公司對於2009年起開始執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基本機制相信也有諸多詬病。特別是《辦法》中指出的“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於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的基本原則,事實上已經使得三大石油公司在高油價情況下經營長期處於被動。實際上,自2009年5月這一辦法執行以來,2009年10月國際原油價格即突破80美元每桶大關,這之後僅有短期回調,之後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內始終維持在100美元上下波動。三大石油公司在這一定價機制之下利潤被扣減的部分也相當可觀。盡管對於國傢發改委實際依據的利潤水平並無確切報道,但是這畢竟為國傢調整成品油價格水平、控制國內通貨膨脹留出瞭一定空間。是否有可能在油價超過130美元每桶的情況下將定價權下放給三大公司?這幾乎不應該成為一個爭論的焦點,因為事實上原《辦法》明確指出當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這說明瞭國傢對於油價調控的另一底線。如果放棄這一底線,則經濟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都會受到很大威脅,西方國傢可以通過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來平抑市場波動,我國在這方面還不可能完全依賴這一機制,更不可能、也不應該將這一基本原則徹底放棄。原有定價機制跟漲不跟跌的頑疾是被廣大民眾所最為反感的。然而,如果仔細考察發達國傢的原油和成品油市場的關系,便可以發現這種關系同樣普遍存在。即原油價格上漲時,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幅度往往高於前者,而當原油價格下跌時,成品油價格的下跌幅度則小於前者。這一“非對稱”關系長期、穩定地存在於北美、歐洲市場中。至於原因,主要是由於成品油批發和零售部門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壟斷能力,往往會在漲價時放大價格信號、跌價時縮小價格信號,而其他穩定市場的機制如釋放儲備等行為存在一定的時滯,客觀上也造成瞭這種情況。當然,這一現象與我國的調價機制所造成的跟漲不跟跌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卻說明任何機制都存在一定的非預期效應。即使全部交給市場,由於原油供應的特殊性和其稀缺資源的本質特性,消費者也很難成為定價的主體。(作者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報》 (2012-04-19 B3 能源周刊)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4-19/140561538.html

嘉義市信貸車貸比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lice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